首页
首页
职教资讯

捧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德仁院士分享成长“三条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时间:2024-07-08 浏览:


从在武汉测绘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前身)勤奋攻读的小伙子,到如今捧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用85载岁月践行了年少时一句朴实却真诚的誓言: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71日,载誉归来的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作了名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

报告里,他回顾了人生成长三条路”——从德国留学到学成归来决心报效祖国的留学之路;带领团队专注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创新之路;进一步增强我国空天信息科技实力的未来之路。

耄耋之年,他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向在场数百名青年学子诠释科技报国4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报告会上,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号召全校师生以李德仁院士为榜样,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留学之路:你得像头牛回来,为国家和人民多挤奶

1982年,求学路上几经波折年过四旬的李德仁到德国波恩大学深造,在跟随库普费尔教授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他首创了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誉为李德仁方法,推动了测绘学理论的前进,得到了国际测量界的认可和赞誉。

只用两年多时间,李德仁便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学位课程,他在论文中提出的误差可区分性理论被国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格拉法韧特教授称赞,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来的问题

而今回想起这段经历,李德仁坦言,这篇论文让他有200%的激动感。

临近毕业,美国、德国的科研院所相继向他抛来橄榄枝,回国还是留下?

夫人朱宜萱对他讲:你就像一头牛,一直吃国家的草,还没有挤一点奶出来,要回来为国家和人民挤奶最终,他婉拒国外的邀请,学成归国回到母校任教,投身国家遥感测绘科研事业。

李德仁的留学之路,时间并不算长,但这是李德仁科技报国人生路的楔子。留学之后,李德仁爱我中华,兴我家邦的科技报国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国家创新到老的科技强国路徐徐铺开。

创新之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要把纸上的地图画到电脑里面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国产软件,只能使用国外的老牌软件。

李德仁和他的团队历经3年时间,让中国面向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Star领先于世界。随后,国内首个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GeoSurf和空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也相继问世,坚实地扛起了民族GIS的大旗。

作为天地图运行的技术支撑,GeoGlobe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2年,李德仁牵头研制的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和发射的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对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除此之外,3S集成与智能驾驶成果、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和珞珈系列科学卫星成功发射等一系列的潜心研究成果,不仅给李德仁带来了国内外的奖项和荣誉,更是极大增强了我国在空天信息技术领域的硬实力,对于国产测绘卫星遥感数据的公益性服务和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因此获得2020年度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布洛克金奖的经历时,李德仁笑着说:这是一个真金的奖,用真的金子做的奖。

台下学子被他的幽默感染,霎时笑声一片。

未来之路:90岁建成东方慧眼

20201月,81岁的李德仁办理荣休手续;然而时至今日,他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报告中,李德仁分享了一幅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手书的题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党和人民奉献到老

在这位高龄老人身上,丝毫看不出疲惫。报告会上,面对坐着演讲的建议,他坚决表示:不,一定要站着讲。我一定给大家作个好报告。

他将自己的未来计划延伸到了90岁,希望在2030年建成空天信息全球实时智能监测网OSE(东方慧眼星座),看地球就看得快、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还让老百姓看得懂,通过通信送到所有人的手机上我们的樱花大道、校长办公楼,都能看得很清楚

对于遥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李德仁的目标是兼济天下,力争建设空天信息国家实验室,为我国打造空天信息领域万亿元产业链,要给大家做更多的事情,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给国家做更多的万亿产值。他表示,2035年科技强国,没有后路,必须执行。

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对李德仁而言,并不孤单。

张平文校长到武汉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握手,两人迅速启动东方慧眼第一期并收获巨大成功,计划进行第二期建设。

这位85岁科学家的遥感梦想,未来可期。